双赢彩票量身定制服务方案 以金融活水浇灌成都创新沃土、支持园区发展
2025-01-01 15:11:20
双赢彩票日月其迈,时盛岁新。2024年,拼经济、写新篇,金融如何创新支持成都企业园区发展?
日前,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指导的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题调研采访活动启动,中央、省、市(州)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共同深入成都等地开展实地调研,走田间、进工厂,挖掘四川金融业在支持实体经济,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金融强国建设的一系列探索与实践。
在成都,金融力量正创新机制双赢彩票,量身定制产品服务为科技企业发展解难题,为“立园满园”注入活力,引入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地灌溉产业和园区。
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智改数转、扬帆出海……这些今年成都制造业的热词,分别对应着企业所处的不同阶段。科技企业面临各自“成长的烦恼”,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一成不变的解题方法已成为过去式,现在,量身定制的科技金融服务不断涌现。
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小心翼翼地装配一台超高清摄像机。“这是8K摄像机,搭载了新的光学防抖模组。”创新中心工作人员说。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是当前超高清视频领域唯一一家国家级创新中心,该中心致力于超高清视频领域的研发和应用。
“中心正处于初创期,不少相关前沿专利技术尚未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暂无商业收入来源、无固定资产抵押等特殊情况下,他们转变服务理念,从看过去、看押品、看报表、看规模转变为看产业、看技术、看团队、看未来,根据客户自身经营特色,为该中心“量身定制”授信方案,缓解了其资金压力。
面对企业技改需求,银行创新机制引“金融活水”助力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和高端化转型升级。
在成都市大邑县,记者走进四川远星橡胶有限责任公司的工厂,银白配色、崭新的生产设备带来扑面而来的科技感。远星橡胶于2000年进入机动车轮胎行业、现已发展为国内轮胎行业领军企业。“公司启动了二期智能交通装备制造项目,打造集研发、生产、制造双赢彩票、仓储于一体的超级智慧工厂,预计建成后整厂的生产效率提升35%。”四川远星橡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春称。
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中国工商银行成都分行迅速成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推进专班,建立专项工作机制、开通绿色审批通道、提供专项规模保障。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一批纳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企业名单内企业,6月,远星橡胶获得了工行成都分行设备更新贷款9900万元——标志着成都市首笔符合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政策的贷款落地。
“我们一方面担心出口订单不能按期收款,另一方面也担心海外订单流失。”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运营总监夏永华介绍,近年来,公司需要拓展海外市场,但海外买方在订单付款方式上普遍要求30-60天的账期。
针对这一情况,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四川分公司为企业提供了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这一金融工具,运用“资信红绿灯”“资信报警器”“资信导航仪”等数字化工具帮助企业在业务初期即可对海外买方进行资信调查,从而科学制定信用销售政策、筛选订单,并通过完善风险保障方案,全流程伴随式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转移收汇风险。
“今年以来,四川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根据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特点,建立完善区别于服务传统企业的组织架构、管理流程、体制机制以及保障体系,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四川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称。据悉,截至9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年累计为1.9万户高新技术企业、1.6万户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48.7%、16.1%。
园区是成都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伴随着成都企业创新药获批的捷报频传,时值年末,记者走进作为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地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看到,载体建设也正如火如荼地推进。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自2016年启动建设,虽相对年轻,但如今产业规模已稳居全国第一梯队。”天府国际生物城相关负责人说。短期内实现“弯道超车”,从一张蓝图蜕变为“人城产”融合的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在这背后,金融力量如何发挥作用?
长期主义建立合作,建设载体助力“立园”,帮助园区筑巢引凤。“自园区建设之初,银行就在园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等领域提供支持。截至目前,生物城集团在国家开发银行的授信和投资额度达到60亿元。”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相关负责人称。
园区和企业同步向着更大的产业规模迈进。天府国际生物城已累计落户项目300个,总投资1200亿元,培育推动6家企业成功上市,聚集在研药械品种177个,其中在研l类新药88个,43个进入临床阶段。与此同时,2024年园区共有复星医药创新疫苗总部及产业化基地、孵化园三期等12个项目开工,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天府院区)、加速器五期等10个项目封顶。
生物医药类企业具有前期投入高、研发周期长、技术风险难以评估的特点。企业入园后,打破生物医药类企业融资困境,给予金融服务支持——这则是金融力量转化为企业满园驱动力的关键所在。
“天府国际生物城企业覆盖生物医药各个阶段,为此,银行制定了‘研发-临床-生产-运营’的生物医药全生命周期服务方案,差异化给予金融服务支持。”兴业银行成都分行相关负责人称。园区与银行合作的“Bio产业贷”应运而生。据悉,截至10月末,兴业银行成都分行通过“技术流”评价体系支持园区内企业达28家以上,其中9户纳入Bio产业贷,授信支持合计8.14亿元,投放资金支持3.72亿元双赢彩票,用于企业的前期研发、生产和运营日常经营支出。
园区是企业孵化与产业集聚的热土,也成为成都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的试验田。锚定“立园满园”,金融机构和城市正奔向同一目标。聚焦产业园区发展的痛点、难点,强化要素支撑,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成都市支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金融服务方面,优先安排金融政策保障“立园满园”行动,鼓励国有企业和政府投资基金实现“一园区一基金”或“一主攻产业、一基金”等模式,推动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基金试点在园区落地,加快落地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四级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园区符合条件的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全覆盖。